打擊非法套現,共創和諧社會
今天,小編要跟大伙講解下什么叫“非法套現”,是指消費者通過申請產品分期后進行變賣套取現金的一種行為。
一、信用卡套現的定義。
違反國家規定,使用銷售點終端機具(POS機)等方法,以虛構交易、虛開價格、現金退貨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現金。
二、信用卡套現的主要形式。
線下POS機虛假刷卡套現;線上無卡虛假交易;通過信用卡套現服務機構拓展的信用卡智能管家等APP 功能,自動完成查詢、套現、還款等全鏈條業務操作。
三、信用卡套現危害。
(1)對持卡人
降低信用卡額度、賬戶凍結風險。目前,各銀行機構都有預防信用卡套現的監測系統,對客戶的信用卡交易進行逐筆監測,綜合分析。一旦發現持卡人有套現行為,銀行會視情節采取降低額度、凍結賬戶、納入不良持卡人“黑名單”等措施。
形成不良信用記錄的風險。在現代生活中,“個人征信”的地位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起來,信用卡套現是損失信用的行為,套現行為被發現,會形成個人征信的不良記錄。對今后乘座高鐵、飛機、外出住宿、貸款等造成影響。在即將出臺的新版個人征信報告中,將會新增“還款金額”、“最近半年每月平均應還金額”,意味著“拆東墻補西墻”、“以卡養卡”的日子一去不復返。
泄漏持卡人敏感信息的風險。持卡人委托中介機構套現、還款、辦理高額信用卡過程中,需要填寫詳細的客戶資料,包括身份證號碼、電話號碼、親屬信息、信用卡信息、服務密碼等。存在個人身份被冒用、銀行卡被盜刷及資金被卷款攜逃的風險。
構成信用卡詐騙罪。根據《關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》第七條規定,“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,采用套現的方式惡意透支,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,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,以信用卡詐騙罪定罪處罰”。同時,信用卡套現有貸款詐騙的嫌疑,信用卡本質上是一種小額的信用貸款,而信用卡套現的本質則是商戶與持卡人合謀,惡意以消費名義從銀行套取一定額度的貸款。這在某種程度上涉嫌虛構事實的貸款詐騙。如果套現者拒不還款,就會觸犯《刑法》惡意透支的條款,最高可判處無期徒刑。
承擔逾期利息風險。“套現”行為一般具有大額特征,如果持卡人不能按時還款,要負擔比透支利息還要高的逾期還款利息。
(2)對特約商戶
對特約商戶構成非法經營罪。根據《關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》第七條規定,“違反國家規定,使用銷售點終端機具(POS機)等方法,以虛構交易、虛開價格、現金退貨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現金,情節嚴重的應當依據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的規定,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。”
(3)對國家金融發展
增加銀行信貸風險。信用卡套現行為實質是銀行的信貸業務,一旦持卡人無法償還套現金額,銀行損失的不僅是貸款利息,還可能是一大筆的資產,給銀行的正常經營形成不良影響,一定程度以將弱化銀行服務社會的能力。
國家金融調控措施“失靈”風險。信用卡套現增加了我國金融秩序中的不穩定因素,對國家經濟的健康發展造成嚴重影響。如果信用卡套現資金流入房地產、股市等投資領域,對國家的經濟金融調控政策的實施效果造成影響,嚴重的還會引發較大的金融風險。
信用卡套現行為極有可能被犯罪分子利用,為“洗錢”等違法犯罪行為提供便利條件,成為犯罪資金隱藏、轉移的渠道。
套現危害大,行動請三思